日本战败投降后,曾在东北留下了12万日本女人,她们最后去哪了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,这事儿标志着二战在亚洲战场基本画上句号。可对那些留在东北的日本侨民来说,尤其是那12万日本女人,日子才刚开始难过起来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,这事儿标志着二战在亚洲战场基本画上句号。可对那些留在东北的日本侨民来说,尤其是那12万日本女人,日子才刚开始难过起来。
不是数字吓人,是“扔”这个字太真实。1945年8月15日,天皇在广播里说完“终战”,下一秒,军队和官员就排着队上船,留下一地女人。
可能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,咱们九三大阅兵已经结束了,但是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到大家心中的那种震撼。
作为侵华日军总司令,冈村宁次在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内脸色苍白。眼下,他将代表128万仍然驻扎在中国战区的侵华日军,向中国政府签字投降。现场的记者随后报道说:
东北割断了的风,吹过来,有点凉。那年八月,世界终于解了一个扣——日本天皇用收音机磕磕绊绊地说,人间最大那场杀戮停了。谁能想到,这冰冷的讯号一出,多少满脸刀疤的老兵背过身就红了眼眶。有人扔枪,有人喝酒,也有人在风里发呆。唉,这场仗,从九一八算起,到现在,总算熬过
9月3日,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的钟声又将敲响。每到这时,那些为反法西斯拼过命、为中日友好流过汗的日本友人,也该被历史郑重铭记!今天咱们就扒一扒三位特殊的日本左翼人士,他们的故事里,藏着超越国界的勇气与温情。
在近代中国风雨飘摇的历史长河中,日本对东北的入侵,除了血腥的杀戮和大肆掠夺外,还有一桩极难被忽视的暗涌,那就是名为“开拓团”的移民扩张行动。说白了,这不只是简单的战场对抗,而是一场实际意义上的“土地转移计划”——日本官方系统性地把大批普通民众、家庭、青少年甚至
1945年抗战胜利,抗战胜利后,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日本军队和日本侨民的遣返工作。根据当时国民政府的统计,当时滞留在中国战区的日军战俘有125万人,日本侨民78.4万人,这还不算上东北和台湾的日本战俘和侨民。
中国56个民族的构成,是几千年历史演变的结果。汉族占人口绝大多数,而55个少数民族大多因跨境迁徙、历史定居或文化融合形成。民族认定的标准并不随意,需具备共同的语言、地域、习俗、经济生活以及自我认同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广播响起时,中国东北的日本开拓团营地一片死寂。一群日本妇女蜷缩在破败的木屋里,听着广播里的杂音,手里的饭团捏成了碎渣——她们知道,自己成了祖国的弃子。
作为一个中国人,提起那段日本侨民在中国东北的历史,总有点复杂的情绪。20世纪上半叶,中国经历了太多屈辱,尤其是抗日战争那14年,3500多万同胞没了命,大半个国家沦陷,东北更是首当其冲,被占了整整14年。日本投降后,200多万日本侨民咋处理,成了个大问题。可谁